花城广州花市一瞥(图)

中国园林网4月23日消息:广州有一个美称就叫做花城,广州人和花结下不解之缘。广州人生活在花花世界中,花成了广州人的至爱。 北回归线在广州城北穿过,广州雨量充足,很适宜花卉生长。在汉代时,广州人已经爱花如命。“彩楼穿花”,是陆贾使越时留下的深刻印象。晋惠帝期间的嵇含在《南方草木状》中,用诗一般的语言赞誉广州花木“春华者冬秀,夏华者春秀,秋华者夏秀,冬华者秋秀,其华竟岁。”在唐代,广州已有专门卖花的人。“薄暮津亭下,余花满客船”,写的就是现在流花湖至西华路一带卖花艇的情景。 宋代诗人杨万里漫步花城,被眼前的花景感动了,他欣然命笔“月在荔枝梢头,人行茉莉花间;但觉胸吞碧海,不知身落南蛮。”“南蛮”其实不“蛮”,有高超的种花技艺,也懂得生活享受。清代诗人张维屏深有感触,他吟道:“花地接花津,四时皆似春。一年三百六,日日卖花人。近海多烟水,高城少市尘。东园数亩地,聊且养闲身。” 广州是威尼斯app官网下载国商品经济的萌发之地,既然有花,也就必然形成“市”。在明万历年间(1573–1630),广州已经出现花市。后扩展到广州的几个城门一带。清中叶后,广州花市的规模越来越大,上市品种也越来越多。花市的地点,主要在广州双门底、光复路和桨栏路一带。花市的日期,固定在春节前的三四天,到农历除夕的午夜收市,俗称“除夕花市”,这已成为广州人独特的过年民俗风情。“行花街”,领略万紫千红,有好意头,也有别样情趣,故有“末逛花街不算过年”之说。 广州解放后,花市注入新的活力。教育路成了广州的“中心花市”,与东川路、沙河等地的花市相互映衬,广州顿时成了十里花街。当时的广州市市长朱光、深情地赋词赞道:“广州好,花市百花开,除夕东风花共醉,芬芳盈掬挈春回。曙色破天来。”(《广州好》)欧阳山在《三家巷》的“幸福的除夕”,秦牧在《花城》、《花街十里一城春》等散文中,都为广州花市留下传神的写照。 12下一页